人居环境整治 助力乡村振兴】锅底河村:人居环境绽新貌 产业兴旺富路宽
乡村要振兴,环境是底色。近年来,兴义市坪东街道锅底河村坚持党建引领,紧紧围绕“生态宜居村庄美、兴业富民生活美、文明和谐乡风美”的总目标,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,做大做强传统木艺产业,努力绘就乡村振兴“新画卷”。
走进位于锅底河村毛栗坡安置区的兴义市木工创业园,一幅美丽宜居的人居新景映入眼帘。一排排房屋整洁靓丽,一件件木艺产品制作精良,道路两侧绿树成荫,房前屋后花草相映。村民和志愿者正忙着打扫卫生、清理环境,让道路更干净整洁。
(资料图)
【人居环境整治 助力乡村振兴】锅底河村:人居环境绽新貌 产业兴旺富路宽(图1)
图为锅底河村村民正在打扫卫生
锅底河村村民黄仕金说:“我是公益性岗位,平常时间都是按照路段来打扫,每天有时候扫三四次,有时一两次,确保村里环境干净、美观。”
“平时村里有志愿服务活动,我们都会积极参加,把我们村打扫得干干净净的,每家每户住着也舒服。我们都当志愿者,一起努力把村子建设得更好,参加这些活动还可以获得积分,拿积分去超市换盐、酱油、醋等,补贴家用。”锅底河村村民张天奉说。
村容村貌整齐洁净,绿树红花生机盎然。自锅底河村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以来,通过干部群众不懈努力,村容村貌、环境卫生、村风民风等涉及乡村振兴的方方面面都悄然发生着改变。
兴义市锅底河村党总支副书记黄心佳介绍说:“我们锅底河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,整合村公益性岗位人员,实行区域划分,个人负责的方式,这样能更好地维护好我们辖区的环境卫生,同时我们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分超市持续开展宣传、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,引导群众参与其中,慢慢地就能形成人人参与,共同维护的局面。”
【人居环境整治 助力乡村振兴】锅底河村:人居环境绽新貌 产业兴旺富路宽(图2)
图为锅底河村内指示牌
乡村要振兴,基础在产业。在抓好人居环境提升的同时,锅底河村依托传统木工技艺产业发展基础,规划建设兴义市木工文创产业园项目,打造“山呼水应,木艺坪东”乡村振兴品牌。通过传承创新、文化赋能、技术改进和提质增效,推动“千年木艺小村传承”计划落地。
兴义市木工文创园负责人黄立新说:“锅底河村祖祖辈辈做木工的匠人们恪守工匠精神,传承木艺文化,到了今天,村里有木工匠人近500人。去年,在省、州、市的支持下,在村委和木工匠人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,我们创建了兴义市木工文创园,今年4月28日开放。现在我们已经举行了三次大型的活动,到场有将近5万人。”
据了解,兴义市木工文创产业园项目预计总投资1.6亿元,由贵州中厚木业发展有限公司、黔西南州匠人聚合木艺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木工匠人协同筹资建设、推进与运营,2021年9月开工建设,至今已完成投资6300万元,目前产业布局与业态正日趋完善。
【人居环境整治 助力乡村振兴】锅底河村:人居环境绽新貌 产业兴旺富路宽(图3)
图为木工匠人创新制作的木艺产品
黄立新说:“目前我们已经建成了木制品展示销售街区、木文化共享体验区、木趣木玩共享区、加油文创产品展示销售街区。村里的60余个工坊近400名木工匠人、1000多名群众都参与到木工创业园中,现在每月的综合销售收入已经有300多万元。”
兴义市木工文创产业园通过“群众+合作社+公司”的模式,一改过去锅底河村木艺产业单打独斗、分散经营的局面,让木工技能和木艺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,切实推动产业升级、就业增加、群众增收。
兴义市木工文创园木工匠人文元华说:“我现在60多岁了,做木工40多年了,包括我在内我家做木工已经三辈人。现在木工文创产业园建起来了,我在家门口可以有稳定的工作,还可以创新做点新的木艺产品,吸引更多人关注木艺,更好地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。”
【人居环境整治 助力乡村振兴】锅底河村:人居环境绽新貌 产业兴旺富路宽(图4)
图为木工匠人正在制作木艺产品
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居环境的不断提升,锅底河村里,一幅生态美、产业兴、百姓富的动人画卷正在徐徐铺展开。锅底河村将持续坚持党建引领、全员出动、持续发力,以更大力度、更实举措,夯实产业基础,提升人居环境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。
黄立新表示:“下一步,我们将通过技能培训来提升当地木工匠人的审美和加工工艺,做出更多更好的产品出来,满足社会的需求,并通过改善服务,把研学体验、乡村集市,慢慢地拓展起来,带动更多百姓参与进来,实现在家门口增收。”
【人居环境整治 助力乡村振兴】锅底河村:人居环境绽新貌 产业兴旺富路宽(图5)
图为锅底河村积分超市内的生活用品
“为持续开展好锅底河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,下一步我们将全面推进网格化管理,将辖区八个组划分为五大网格责任区,同时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分超市组织架构人员,充分发挥好党员、乡贤、寨老的话事作用。通过抓重点、补短板、强弱项,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。我们将提高整治标准,推动人居环境长效管护,形成齐抓共管的氛围,打造人居环境整治新局面,助力乡村振兴。”黄心佳说。